蓄电池组管理系统
一、安全及安装注意事项
请务必遵守下列章程,否则可能会危害到人身安全或导致设备无法使用!
• 安装前请仔细阅读蓄电池组监控系统内各产品的安装说明书,确认产品是否完全符合使用要求,如有疑问请联系产品供应商。
• 核对产品型号与安装说明书对应型号是否一致。
• 设备安装和拆卸前,确保所有外部供电电源处于断开状态,严禁带电操作!
• 要求安装人员严格按说明书的接线方式进行接线、严格按线序对应接线, 要求做好标识!
• 安装过程中用到的螺丝刀、活动扳手、固定扳手等工具需做绝缘保护,杜绝对电池正、负极短路。
• 模块与电池之间的连接在检查及核对无误后,才插入模块接线座。重点核对电池正负极接线,错误的接线将有可能导致设备烧毁和人身伤害。
• 电池组内串联的电池节数多,以20节的12V单体为例,正负扱之间的电压为 240VDC 左右;高电压极度危险,需谨慎操作,严禁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触碰电池极柱及设备接线端子。要求操作人员持高级电工证上岗!
• 设备上电前,请确保电源的供电电压符合设备要求的电压范围。
• 保证安装设备区域的环境温度在-40℃~85℃的范围内,相对湿度保持在5%~95%(无凝结)。
二、产品概述
本蓄电池主动均衡产品旨在优化蓄电池组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确保各电池单体间的电量均衡。适用于各类使用蓄电池组供电的系统,如电动汽车、太阳能储能系统、UPS等。
三、产品特点
· 高效主动均衡技术:能快速转移电池单体间的电量差异。
· 智能控制:自动检测电池状态并调整均衡策略。
· 兼容性强:可适配多种类型和规格的蓄电池组。
· 高可靠性:具备过压、过流、短路保护功能。
四、系统架构和整体接线图
本蓄电池组管理系统包含 :蓄电池监控主机、单体电池均衡模块、均衡管理器、电流采集器、环境温度采集器、环境温湿度采集器、远端监控平台和显示终端组成。
本地通过 CAN 总线口将各模块数据传至蓄电池监控主机。实现蓄电池单体电压、温度、内阻以及蓄电池组电流和电压的在线监测。
蓄电池监控主机最多可以接入4路管理环路,每个环路最多可接156个单体电池均衡模块、4组电流采集器。
兆孚蓄电池管理系统具有蓄电池组主动单体均衡功能,适用在工作电压不高于600V的铅酸蓄电池组中。
五、产品安装
5.1 安装前检查
确认产品配件齐全,产品外观无变形、破损。
蓄电池监控主机:电源线*2、接线端子 5P*1、2P*1
蓄电池单体均衡模块:低压端电源线*2+含蓄电池温度传感器*2;高压端:高压端电源线*2,接线端子 4P*1+5P*1+2P*1
均衡管理模块:通讯线*2+电源线*2。
电流传感器:通讯线 4*2。
环境温湿度(选配):通讯线*2。
5.2单体电池均衡模块接线
单体电池采集模块接法:采样线红线接至蓄电池正极,采样线黑线(含温度线)连至蓄电池负极。
撕开单体电池采集模块的 3M 背胶保护膜,将模块粘贴在蓄电池表面或其它合适位置。使用3M背胶前,请将粘贴表面擦拭干净,避免灰尘、水份、油渍等影响粘性,3M 胶适宜操作温度为 20℃( ±5℃),温度过低不易粘贴。
5.3电流传感器接线
扭开充放电霍尔的霍尔线圈固定螺丝,将蓄电池组正极线或负极线套入线圈内,用螺丝固定霍尔线圈,并用扎带束好以保持线路与霍尔线圈相对位置固定。
特别注意:接线时应特别注意正极或负极线的电流方向,电流方向应与设备上表面贴膜上箭头示意方向一致。
5.4各模块及蓄电池监控主机间接线整体接线示意图:
蓄电池监控主机COM1至COM4口、充放电霍尔、组电压变送器及、单体电池采集模块及环境温湿度(选配)的RJ45口线序说明:
蓄电池监控主机一共有4组COM口(如下图所示)。
COM1到COM4为SNS总线口,每组COM口有两个RJ45接口,对应接入一组监控环路,下层(靠近主机下表面)为OUT口,上层为IN口。
5.5环路连接
环路连接主要在蓄电池单体数据采集时采用。采用环路连接时,每组监控环路必须连接至同一组COM的IN/OUT口上。每组监控环路最多可接156个单体电池均衡模块、4个电流传感器、1个均衡管理器器和4个环境温湿度传感器。不同模块的接入顺序没有要求,但建议将电流传感器和均衡管接线步骤:
5.5.1蓄电池监控主机网口接入以太网,电源口通过电源线接入220V AC或240V DC。
5.5.2蓄电池监控主机、充放电霍尔、组电压变送器、单体电池采集模块、环境温湿度之间通过 SNS 总线口通讯线连接成环路。
5.5.3环路连接:蓄电池监控主机的 OUT 口与第一个模块的 IN 口通过 SNS 总线口通讯线连接,前一模块的 OUT 接口和后一模块的IN 接口通过 SNS 总线口通讯线连接。最后一个模块的 OUT 口再连接至蓄电池监控主机的 IN 口,形成环路。管理模块接到环路前列,方便确认其在环路中的地址,方便调试。
5.5.4一般建议采用环路连接的方式,用户也可以采用单线的接法,即最后一个模块的 OUT 口不连接至蓄电池监控主机的 IN 口。但采用这种接法时,某一模块通讯部分发生故障,会导致其后续模块全部掉线。
6.1上电调试前确认
上电调试前,请务必确认产品接线正常:
6.1.1确认组电压变送器未错接成单体电池采集模块;
6.1.2确认各单体电池采集模块与蓄电池接线正常,黑线接负极,红线接正极;
6.1.3确认组电压变送器与蓄电池组接线正常,黑线接负极,红线接正极;
6.1.4确认穿过充放电霍尔的待测蓄电池组导线的电流方向和贴膜标识方向一致。
6.1.5确认模块间的通讯线接线正确,上级模块的 OUT 接口接下级采集模块的IN 接口,切勿出现IN接IN或OUT接OUT的情况。
6.1.6确认蓄电池监控主机LAN口已接入网络。
6.2系统上电
上电后,依次检查各设备的指示灯状态,确认各设备正常工作。
6.2.1蓄电池监控主机
名称 |
说明 |
名称 |
说明 |
PWR |
电源指示灯 |
RUN |
运行指示灯 |
ELINK |
灯亮表示网络已连接,闪烁表示网口 有数据 |
ESPD |
灯亮表示100M,灯灭表示10M 或网线未接入 |
RXD |
上行RS485 数据接 收指示灯 |
TXD |
上行RS485 数据发送指 示灯 |
RXD1~RXD4 |
COM1~COM4 下行 数据接收指示灯 |
TXD1~TXD4 |
COM1~COM4 下行数据 发送指示灯 |
ALARM |
告警指示灯 |
/ |
/ |
6.2.2充放电霍尔、单体电池采集模块、组电压变送器和环境温湿度(选配)
指示灯 |
说明 |
指示灯亮起 |
设备上电 |
指示灯慢闪 |
设备正在通讯 |
指示灯快闪 |
采集内阻(单体电池采集模块) |
备注:组电压变送器指示灯没有快闪状态。
上电后,若通讯接线不正常则设备指示灯长亮,请仔细检查通讯线连接方式是否正确。通讯正常,指示灯慢闪(通讯状态),频率接近每秒一次,闪烁十次后会长亮几秒(非通讯状态),继续下一组十次慢闪。
6.3使用搜索工具获取或设置蓄电池监控主机 IP
6.3.1设置工具运行及搜索设备
运行一体化设备搜索设置工具“UiSys.MicromoduleConfig.exe”,打开后点击“搜索设备”,列表显示在当前网络中的蓄电池监控主机。如下图,可以查看到“蓄电池监控主机 S80-A3-CBAH01-B12”及对应的 IP 地址。
6.3.2工具设置主机参数
选中列表中要设置的主机,右键点击“设置设备信息”,在参数设置弹窗中可以设置主机的基本信息、网络参数等参数(设置密码默认为 0)。可以手动设置主机的 IP 地址,也可使用DHCP接受自动分配的IP地址。
6.4 WEB 端调试
使用浏览器通过蓄电池监控主机的 IP 登录主机界面(假设 IP 地址为10.0.1.226,且电脑也设置为同一个网段),输入用户名和密码(默认管理员权限用户名 admin,密码为 123456)。
6.4.1主机参数设置
登陆后,点击左侧栏“配置”进入主机配置界面,在此可以设置主机的“基本配置”、“通讯配置”、“分组配置”、“电池配置”以及“账号设置”,下面分别对其进行介绍。
6.4.2基本配置
基本配置包含“基本信息”和“通用配置”。
通用配置可以设置蓄电池是否启用自动进入切电休眠状态、数据保存周期设置及配置导入导出等。
基本信息可以配置主机时间、主机 IP 地址及查看硬盘存储情况。主机的IP地址根据现场情况设置,如下图所示:
:
特别注意:
设置模块地址时要和实际模块的连接顺序相对应。比如,充放电霍尔是蓄电池主机 OUT 口串接的第 6 个设备,则其地址应输入为 6。否则会造成地址混乱, 通讯异常。
对充放电霍尔低点截断设置,在存在环境干扰时,可以设定低点截断电流的范围,当实际检测电流在此区间时,显示的电流为 0,以免引起对电池组充放电状态的错误判定。如下图示:
完成以上设置后点击保存,主机会重启,重启后所设参数生效。
6.4.5 电池设置
在电池配置中,可以设置电池组参数,如告警规则、内阻检测周期等。也可以设置“恒定功率放电曲线配置”及查看电池组基本信息。如下图,可以查看电池组 1 的设置参数和基本信息等:
点击“电池组 1”下的每节电池,可以查看此节电池的参数设置和基本信息, 如下图示:
6.4.6 账户设置
点击“添加账户”可以设置普通账户和管理员账户权限,并设置登录保持时间等参数,如下图示:
7.总览
切换到总览页面,点击上方电池组标签查看不同电池组的数据和状态等。
电池组状态包括组电压、组电流、SOC、电池状态、电池数量、电池容量、剩余时间、组环境温度以及电池组告警状态和电池组图表展示。
单体电池状态包括电压、温度、内阻、系数、告警状态等,如下图示:
以上项若无数据,请检查对应设备是否接线/通讯正常,分组配置中设备的地址是否设置正确。
若个别数据有较大偏差,请检查对应设备与蓄电池组的采集线是否有松动,连接是否牢靠。
8、内阻测量和校准内阻的采集过程:
当完成初次设置后,系统会依次对每节电池进行一次采样。首次采集内阻时, 系统会进行三轮采集以校准内阻值,然后显示数据。后续每完成一轮采集,更新一次阻值。
也可以手动触发内阻采集。
备注:单体电池采集模块在采集内阻时,指示灯会快速闪烁,频率大于每秒5 次,与慢闪状态明显不同。
蓄电池内阻会因测量方式的不同而有差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一般通过对比当前蓄电池内阻值和健康状态下蓄电池内阻值来判断当前蓄电池是否健康。如需要以某一种内阻测量仪表为参考值,也可使用手动校准功能,将测量仪表的结果作为目标值进行校准。
第一次调试安装时,在确认所有蓄电池组状态健康后,可以通过组校准方式, 批量校准蓄电池组内所有蓄电池的内阻值为同一个健康内阻参考值。当内阻值和健康内阻参考值有严重偏差时,蓄电池可能出现异常。
查看所记录的内阻值,针对有严重偏差的数据,检查蓄电池状态是否正常, 单体电池采集模块和蓄电池接线是否正常。
确认内阻值均在合理的范围内,设置内阻校准目标值,系统会对单体电池模块进行批量校准。设置方式为点击“设置”按键,输入内阻目标值,然后点击“启动”完成,如下图示:
9、告警
可根据告警等级、告警状态及告警查询时间段查询告警信息、本地导出告警数据等,如下图示:
10、历史
可查询电池组、每节电池的历史数据,电池组充电记录、放电记录及本地导出历史数据等,如下图示:
7.1 充放电霍尔、组电压变送器、单体电池采集模块和环境温湿度故障现象及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