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兆孚 二遥动作型箱式FTU技术说明书 v3.00(1)
ZF-F200-221
说明书
版本:V3.00
西安兆孚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Xi’an ZFE Technology Co., Ltd.
前言
使用产品前,请仔细阅读本章节!
本章叙述了使用产品前的安全预防建议。在安装和使用时,本章内容必须全部阅读且充分理解。忽略说明书中相关警示说明,因不当操作造成的任何损害,本公司不承担相应负责。
在对本装置做任何操作前,相关专业人员必须仔细阅读本说明书,熟悉操作相关内容。
本说明书为二遥馈线终端核心装置V3.0产品标准产品说明书,对于部分现场非标定制项目,功能与说明书有出入的地方,该说明书不做另行通知!
操作指导及警告
本手册中将会用到以下指示标记和标准定义:
危险! 意味着如果安全预防措施被忽视,则会导致人员死亡,严重的人身伤害,或严重的设备损坏。
警告! 意味着如果安全预防措施被忽视,则可能导致人员死亡,严重的人身伤害,或严重的设备损坏。
警示! 意味着如果安全预防措施被忽视,则可能导致轻微的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坏。本条特别适用于对装置的损坏及可能对被保护设备的损坏。
警告!
为增强或修改现有功能,装置的软硬件均可能升级,请确认此版本使用手册和您购买的产品相兼容。
警告!
电气设备在运行时,这些装置的某些部件可能带有高压。不正确的操作可能导致严重的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坏。
只有具备资质的合格专业工作人员才允许对装置或在装置临近工作。工作人员需熟知本手册中所提到的注意事项和工作流程,以及安全规定。
特别注意,一些通用的工作于高压带电设备的工作规则必须遵守。如果不遵守可能导致严重的人身伤亡或设备损坏。
危险!
在一次系统带电运行时,绝对不允许将与装置连接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开路。该回路开路可能会产生极端危险的高压。
警告!
曝露端子在装置带电时不要触碰曝露的端子等,因为可能会产生危险的高电压。
残余电压在装置电源关闭后,直流回路中仍然可能存在危险的电压。这些电压需在数秒钟后才会消失。
警示!
接地装置的接地端子必须可靠接地。
运行环境该装置只允许运行在技术参数所规定的大气环境中,而且运行环境不能存在不正常的震动。
额定值在接入交流电压电流回路或直流电源回路时,请确认他们符合装置的额定参数。
印刷电路板在装置带电时,不允许插入或拔出印刷电路板,否则可能导致装置不正确动作。
外部回路当把装置输出的接点连接到外部回路时,须仔细检查所用的外部电源电压,以防止所连接的回路过热。
连接电缆仔细处理连接的电缆避免施加过大的外力。
在我国,中低压配电网故障是引起用户停电的主要原因。因而,在故障时,能快速、可靠地实现故障的自动定位、隔离与恢复供电(FLISR),就能避免或减少配电网故障对用户的影响,进而提高中低压配电网的自愈能力、提高供电可靠性。
ZF-F200-221二遥动作型FTU(下文简称ZF-F200-221,或馈线终端,或控制器),是本司根据国内中低压配网自动化需求,研制而成的开关控制器。它可以在故障时快速、可靠实现FLISR,从而提高配电网自愈能力,减小或避免对用户的影响,从而提高供电可靠性。
ZF-F200-221在现场与开关本体配合使用,用于对开关本体的智能控制。控制器与开关本体通过控制电缆和航空接插件进行电气连接,实现其保护及自动监控功能。该产品广泛适用于城乡10kV配电线路。
该装置常安装于10kV用户分支线路的责任分界点处。对用户区内,可以实现自动切除单相接地故障和自动隔离相间短路故障。可以显著缩小故障影响范围,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
ZF-F200-221二遥动作型馈线终端,能灵活配套断路器或负荷开关。
图1‑1二遥动作型FTU外形图
装置符合最新标准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
GB/T 17626.1 |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抗扰度试验总论 |
GB/T 17626.2 |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
GB/T 17626.3 |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
GB/T 17626.4 |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
GB/T 17626.5 |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
GB/T 17626.8 | 工频磁场的抗扰度试验 |
GB/T 17626.10 | 阻尼振荡磁场的抗扰度试验 |
GB/T 17626.11 |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 |
GB/T 15153.1 | |
GB/T 11022 | |
GB/T 14285 | |
GB/T 4208 | 外壳防护等级(IP) |
GB/T 13729 | 远动终端设备 |
GB/T 5096 | 电子设备用机电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 |
GB/T 19520 | 电子设备机械结构 |
GB 7251.5 |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五部分:对户外公共场所的成套设备—动力配电网用电缆分线箱(CDCs)的特殊要求 |
DL/T 637 |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订货技术条件 |
DL/T 721 |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 |
DL/T 634.5101 |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 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
DL/T 634.5104 |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 采用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的IEC60870-5-101网络访问 |
DL/T 814 | 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 |
Q/GDW 382 | 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 |
Q/GDW 513 | 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功能规范 |
Q/GDW 514 | 配电自动化终端/子站功能规范 |
Q/GDW 625 | 配电自动化建设与改造标准化设计技术规定 |
² 测量电压、测量电流 ≤ ±0.5%
² 保护电流 ≤ ±2.5%
² 功率、功角 ≤ ±1%
² 频率 ≤ ±0.01Hz
² 遥信开入分辨率: ≤ 2ms
² 信号输入方式: 空接点或有源输入
² 隔离电压: DC24V/48V的光电隔离
² 输出方式: 有源输出或空接点,脉冲输出,脉宽0~60秒可设置
² 输出接点容量: DC24V/16A
² 出口时间: <45ms(在1.2倍定值下保护固有动作时间)
² 正常工作温度: -40℃~+70℃;
² 环境温度最大变化率: 1℃/min
² 最大日温差: 25℃
² 湿度: 5%~100%
² 最大绝对湿度: 35g/m3
² 日照强度: 0.1W/cm2(风速0.5m/s时)
² 最大风速: ≤25m/s
² 最大覆冰厚度: 10mm
² 运行环境: 户外、无易燃、爆炸危险、化学腐蚀及剧烈振动的场所
² 中性点接地方式: 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
² 抗震能力: 地面水平加速度0.3g,垂直加速度0.15g同时作用,持续
三个正弦波,安全系数 1.67
² 柜体防护性能: 防护等级不低于GB/T4208 规定的IP55级要求
² 交流电流功率消耗: ≤ 0.75VA/相
² 交流电压过载能力: 2倍额定电压:连续工作;
² 交流电流过载能力: 2倍额定电流:连续工作;20倍额定电流:允许1秒。
² 配电终端主电源: 交流220V,允许偏差-20%~+20%;交流电源标称频率为50Hz,频率容差为±5%;具备双路交流电源自动切换功能;
² 工作电源满足同时为终端核心单元、通信设备、配电线损采集模块、开关分合闸提供正常工作电源;电源输出和输入电气隔离。
² 终端备用电源:
铅酸电池(DC24V,电池容量≥7Ah/节);交流失电后维持正常工作8小时以上;
² 免维护阀控铅酸蓄电池寿命不少于3年;
² 操作电源输出电压功率:DC24V,短时450W(负载接开关3-5S内);
² 终端装置功耗: ≤ 20VA(不含通信模块和后备电源)。
² 装置的快速瞬变干扰试验、高频干扰试验、浪涌试验、静电放电干扰试验、辐射电磁场干扰试验均满足DL/T721-2013《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规定中的IV级要求;平均无故障时间不小于50000小时。
² 配电终端满足《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14年第14号)、《关于印发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等安全防护方案和评估规范的通知》(国能安全〔2015〕36号)及《国家电网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强配电自动化系统安全防护工作的通知》(国家电网运检〔2016〕576号)中相应的安全防护要求。
静电放电试验符合IEC1000-4-2的规定。
² 接触放电
² 严酷等级:4
² 试验电压:8kV
高频电磁场试验符合IEC1000-4-3的规定。
² 终端在正常工作状态
² 频率范围:80MHz~1000MHz
² 严酷等级:4
² 试验场强:10V/m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干扰试验符合IEC1000-4-4的规定。
(1)终端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实验电压施加于终端的电源电压端口与地之间:
² 严酷等级:4
² 试验电压:2kV
(2)终端在非工作状态下,试验电压施加于终端的电源电压端口与地之间:
² 严酷等级:4
² 试验电压:4kV
(3)终端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试验电压施加于终端的电流、电压输入端:
² 严酷等级:4
² 试验电压:1kV
(4)终端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用电容耦合夹将试验电压耦合至输入/输出信号、数据、控制及通讯线路上
² 严酷等级:4
² 试验电压:1kV
浪涌试验符合IEC1000-4-5的规定。
² 严酷等级:4
² 试验电压:2kV(电源电压两端口之间);4kV(电源电压各端口与地之间)
² 波形:1.2/50μs
阻尼振荡波试验符合IEC1000-4-12的规定。
² 电压上升时间(第一峰):75ns±20%
² 振荡频率:100KHz和1MHz±10%
² 电压峰值:共模方式2.5kV,差模方式1.25kV
正常工作状态下,终端置于与系统电源电压相同频率的随时间正弦变化的、强度为0.5mT(400A/m)的均匀磁场的线圈中心,工作正常。
在正常大气条件下绝缘电阻的要求见表;
表 正常条件绝缘电阻
额定绝缘电压Ui(V) | 绝缘电阻要求(MΩ) |
Ui≤60 | ≥5(用250V兆欧表) |
Ui>60 | ≥5(用500V兆欧表) |
湿热条件:在温度40±2℃,相对湿度90%~95%的恒定湿热条件下绝缘电阻的要求见表。
表 湿热条件绝缘电阻
额定绝缘电压Ui(V) | 绝缘电阻要求(MΩ) |
Ui≤60 | ≥1(用250V兆欧表) |
Ui>60 | ≥1(用500V兆欧表) |
在正常试验大气条件下,设备的被试部分应能承受表规定的50Hz交流电压1min的绝缘强度试验,无击穿、无闪络现象。
试验部位为非电气连接的两个独立回路之间,各带电回路与金属外壳之间。
表 绝缘强度
额定绝缘电压Ui(V) | 试验电压有效值(V) |
Ui≤60 | 500 |
60<Ui≤125 | 1000 |
125<Ui≤250 | 2500 |
电源回路应按电压等级施加冲击电压,额定电压大于60V时,应施加5kV试验电压;额定电压不大于60V时,应施加1kV试验电压;交流工频电量输入回路应施加5kV试验电压。施加1.2/50μs冲击波形,三个正脉冲和三个负脉冲,施加间隔不小于5s。
以下述方式施加于交流工频电量输入回路和电源回路:
接地端和所有连在一起的其他接线端子之间;
依次对每个输入线路端子之间,其他端子接地;
电源的输入和大地之间。
冲击试验后,交流工频电量测量的基本误差应满足其等级指标要求。
遥测量采集:包括Ua、Ub、Uc、U0、Ia、Ib、Ic、I0、F、P、Q、S、COS等模拟量。通过积分计算得出有功电度、无功电度,所有这些量都在当地实时计算,实时累加。采集蓄电池电压等直流量。
遥信量采集:采集遥信开入,并有事件顺序记录(SOE)。遥信分辨率小于2ms。包括采集开关和接地刀闸的合、分状态量信息;开关变位信号;采集终端电源状态信息;采集终端故障、异常信息等虚拟遥信;遥测越限、过流、接地等虚拟遥信;采集各种故障指示器接入状态量;采集柜门开闭状态信息、电池告警信号等;
² 继电保护功能:线路三段过电流保护、零序过流保护;
过流I段逻辑图
过流II段
过流II段逻辑图
过流III段逻辑图
零序过流一段逻辑图
零序过流二段
零序过流二段逻辑图
小电流接地故障识别判据:零序电压大于16V,零序电流大于0.03A,零序电压相位-零序电流相位在60°到240°之间,延时100ms,判断为区内故障。小电流接地的返回条件为零序电压小于16V。
² 故障判别功能:装置根据采集的电流大小及设置的定值,能够判别故障电流、快速计算故障电流大小,进行比较,并将故障信息及性质主动上报给主站或子站(状态变位优先传送),以便进行故障隔离;
² 告警功能:电压越限告警、电流越限告警;
² 采取防误措施,避免装置初始化、运行中、断电等情况下产生误报遥信;
² 具备遥信防抖功能,防抖动时间可设,支持上传带时标的遥信变位信息;
² 具备相间短路故障、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的接地故障处理功能,并上送故障事件,故障事件包括故障遥信信息及故障发生时刻开关电压、电流值;
² 具备防止涌流和负荷波动引起的误报警功能;
² 具备异常自诊断和告警、远端对时、远程管理等功能;
² 具备历史数据循环存储功能,电源失电后保存数据不丢失,支持远程调阅,历史数据包括带时标的遥信变位、遥控操作记录、日冻结电量、电能定点数据、功率定点数据、电压定点数据、电流定点数据、电压日极值数据、电流日极值数据、功率反向的电能冻结等;
² 具备故障录波功能,支持录波数据循环存储并上传至主站;
² 具备终端运行参数的当地及远方调阅与配置功能,配置参数包括零门槛值(零漂)、变化阈值(死区)、重过载报警限值、短路及接地故障动作参数等;
² 具备终端固有参数的当地及远方调阅功能,调阅参数包括终端类型及出厂型号、终端ID号、嵌入式系统名称及版本号、硬件版本号、软件校验码、通信参数及二次变比等;
² 配电终端宜采用符合DL/T 860标准(IEC 61850)的模型,宜满足即插即用的要求。
² 具备自诊断、自恢复功能,对各功能板件、重要芯片等可以进行自诊断,异常时能上送报警信息,软件异常时能自动复位;
² 具备当地及远方操作维护功能,遵循统一的查询、调阅软件界面要求,支持程序远程下载,支持安全密钥远程下载,提供当地调试软件或人机接口;
² 应满足通过远方通信口对设备进行参数维护,在进行参数、定值的查看或整定时应保持与主站系统的正常业务连接;
² 具备终端日志记录功能;
² 具有明显的线路故障、终端状态和通信状态等就地状态指示信号;
² 具备远方通信接口,采用光纤通信时具备通信状态监视及通道端口故障监测;采用无线通信时具备监视通信模块状态等功能;
² 具备基于内嵌安全芯片实现的信息安全防护功能,安全防护功能至少包括基于国产商用密码算法的统一密钥和数字证书,可与配电主站实现双向身份认证、参数配置等的签名验证、数据的加解密与完整性保护;
² 具备监视安全芯片工作状态功能;
² 具备对时功能,支持规约等对时方式,接收主站或其它时间同步装置的对时命令,与系统时钟保持同步。
² 有线通讯有RS232接口,可选配通过RS232接以太网口(10M/100M)或光纤接口通讯。
² 无线通讯可选配GPRS/CDMA/3G/4G。
² 选配通讯功能(需要GPRS/CDMA,或光纤支持),可实现控制器与子站/主站的数据收发、信息上送,接收并执行主站/子站下达的遥控命令。
² 通讯协议要求支持, DL/T634.5101-2002、DL/T634.5104-2002等多种通信协议。
² 装置具备软件对时功能。
序号 | 名称 | 整定范围 | 默认值 | 单位 |
电流死区 | 0-0.3 | ‰ | ||
交流电压死区 | 0-0.3 | 10 | ‰ | |
直流电压死区 | 0-0.3 | 10 | ‰ | |
功率死区 | 0-0.3 | 10 | ‰ | |
频率死区 | 0-0.3 | 5 | ‰ | |
功率因素死区 | 0-0.3 | 10 | ‰ | |
PT一次额定 | 3000-30000 | 100000V | V | |
PT二次额定 | 0-400 | 220 | V | |
低电压报警门限值 | 0-10000 | 198 | V | |
低电压报警周期 | 0-65535 | 600 | s | |
过电压报警门限值 | 0-10000 | 242 | V | |
过电压报警周期 | 0-65535 | 600 | s | |
过载报警门限值 | 0-10000 | 5 | ||
过载报警周期 | 0-65535 | 3600 | s | |
重载报警门限值 | 0-10000 | 3 | A | |
重载报警周期 | 0-65535 | 3600 | s | |
开入量采集防抖时间 | 10~60000 | 200 | ||
分闸输出脉冲保持时间 | 10~50000 | 200 | ms | |
合闸输出脉冲保持时间 | 10~50000 | 200 | ms | |
蓄电池自动活化周期 | 1~360 | 90 | s | |
蓄电池自动活化时刻 | 0~23 | 00 | s | |
保护定值区号 | 0~16 | 000 |
(无单位,下同) | |
电压接入方式 | 0~1 | 0 | - | |
开关接入方式 | 0~2 | 1 | - | |
开关类型 | 0~1 | 0 | - | |
遥控出口软压板 | 0~1 | 1 | - | |
线路有压定值 | 0-10000 | 30 | % | |
零序电流接入极性 | 0~1 | 1 | - | |
遥控保持时间 | 0~1 | 0 | - | |
负荷越限定值 | - | |||
FA模式选择 | ||||
分段/联络 | ||||
L01相CT一次额定 | 1-2000 | 600 | - | |
L01相CT二次额定 | 1或5 | 5 | - | |
L01零序CT一次额定 | 1-500 | 20 | - | |
L01零序CT二次额定 | 1或5 | 5 | ||
升级模式 | ||||
预留 | ||||
预留 | ||||
预留 | ||||
预留 | ||||
预留 | ||||
预留 | ||||
预留 | ||||
预留 | ||||
预留 | ||||
预留 | ||||
预留 |
序号 | 参数类型 | 参数名称 | 单位 | 默认值 | 参数范围 | 参数含义 |
1 | 故障指示灯复归 | 故障指示灯自动复归投入 | 1 | 0或1 | 0:退出, 1:投入; | |
2 | 故障指示灯自动复归时间 | min | 480 | 0~3000 | 故障返回后故障指示灯的自保持时间 | |
3 | 故障遥信保持 | 故障遥信保持时间 | s | 10 | 0~300 | 故障返回后故障遥信的自保持时间 |
4 | FA功能 | 首端FTU投入 | - | 0 | 0或1 | |
分段X时间定值 | s | 7 | 0或1 | |||
分段Y时间定值 | s | 5 | 0或1 | |||
首端FTU合闸时间" | s | 30 | 0.050~150.000 | |||
首端FTU自适应延时 | s | 50 | 0.000~100.000 | |||
单相接地跳闸时间 | s | 5 | 0.000~100.000 | |||
选线跳闸重合时间定值 | s | 2 | 0.000~100.000 | |||
自适应相间短路故障处理投入 | - | 0 | 0或1 | |||
自适应单相接地故障处理投入 | - | 0 | 0或1 | |||
一次重合闸投退 | - | 1 | 0或1 | |||
一次重合闸时间 | s | 3 | 0.000~100.000 | |||
大电流闭锁重投退 | - | 0 | 0或1 | |||
大电流闭重定值 | A | 150 | 0.010~150.000 | |||
多次重合闸投入 | - | 0 | 0.000~100.000 | |||
重合次数 | - | 1 | 0-3 | |||
非1次重合闸时间 | 0 | 0或1 | ||||
过流故障启动录波 | 0 | 0.000~100.000 | ||||
过流定值 | 0 | 0或1 | ||||
线路失压启动录波 | 0 | 0.050~400.000 | ||||
失压定值 | 0 | 0或1 | ||||
零序电压突变启动录波 | 0 | 0.000~100.000 | ||||
失压定值 | 0 | 0或1 | ||||
零序电流突变启动录波 | A | 0 | 0.050~150.000 | |||
零流定值 | - | 0 | ||||
备用 | - | 0 | ||||
备用 | - | 0 | ||||
备用 | - | 0 | ||||
备用 | - | 0 | ||||
备用 | - | 0 | ||||
4 | 线路1过流停电跳闸 | 过流停电跳闸投退 | 0 | 0或1 | 0:退出, 1:投入; | |
5 | 线路1过流I段 | 过流I段告警投退 | 1 | 0或1 | 0:退出, 1:投入; | |
6 | 过流I段出口投退 | 0 | 0或1 | 0:退出, 1:投入; (联动告警投入) | ||
7 | 过流I段定值 | A | 150.000 | 0.050~150.000 | 过流I段告警及出口的定值 | |
8 | 过流I段时间 | s | 100.000 | 0.000~100.000 | 判定时间 | |
9 | 线路1过流II段 | 过流II段告警投退 | 1 | 0或1 | 0:退出, 1:投入; | |
10 | 过流II段出口投退 | 0 | 0或1 | 0:退出, 1:投入; (联动告警投入) | ||
11 | 过流II段定值 | A | 150.000 | 0.050~150.000 | 过流II段告警及出口的定值 | |
12 | 过流II段时间 | s | 100.000 | 0.000~100.000 | 判定时间 | |
13 | 线路1零序过流 | 零序过流告警投退 | 1 | 0或1 | 0:退出, 1:投入; | |
14 | 零序过流出口投退 | 0 | 0或1 | 0:退出, 1:投入; (联动告警投入) | ||
15 | 零序过流定值 | A | 150.000 | 0.010~150.000 | 零序过流告警及出口的定值 | |
16 | 零序过流时间 | s | 100.000 | 0.000~100.000 | 判定时间 | |
17 | 线路1小电流接地处理 | 小电流接地告警投退 | 1 | 0或1 | 0:退出, 1:投入; | |
18 | 小电流接地出口投退 | 0 | 0或1 | 0:退出, 1:投入; (联动告警投入) | ||
19 | 线路1 | 遮断电流闭锁投退 | 0 | 0或1 | 0:退出, 1:投入; | |
20 | 线路1 | 遮断电流闭锁定值 | A | 150.000 | 0.050~150.000 | |
21 | 线路1 | 励磁涌流判别投入 | 0 | 0或1 | 0:退出, 1:投入; | |
22 | 线路1 | 后加速告警投退 | ||||
23 | 线路1 | 后加速出口投退 | ||||
24 | 线路1 | 后加速定值 | ||||
25 | 线路1 | 后加速时间 | ||||
26 | 线路1 | 过流III段告警投退 | ||||
27 | 线路1 | 过流III段出口投退 | ||||
28 | 线路1 | 过流III段定值 | ||||
29 | 线路1 | 过流III段时间 | ||||
30 | 线路1 | 零序过流II段告警投退 | ||||
31 | 线路1 | 零序过流II段出口投退 | ||||
32 | 线路1 | 零序过流II段定值 | ||||
33 | 线路1 | 零序过流II段时间 | ||||
线路1 | "预留 | |||||
线路1 | "预留 | |||||
线路1 | "预留 | |||||
线路1 | "预留 | |||||
线路1 | "预留 | |||||
线路1 | "预留 | |||||
线路1 | "预留 | |||||
线路1 | "预留 | |||||
线路1 | "预留 | |||||
线路1 | "预留 |
序号 | 名称 | 整定范围 | 默认值 | 备注 |
---|---|---|---|---|
装置地址 | 1 | - | ||
IP1地址1 | 192 | - | ||
IP1地址2 | 168 | - | ||
IP1地址3 | 116 | - | ||
IP1地址4 | 118 | - | ||
024 | ||||
IP2地址1 | 192 | - | ||
IP2地址2 | 169 | - | ||
IP2地址3 | 116 | - | ||
IP2地址4 | 119 | - | ||
IP2掩码地址位数 | 024 | - | ||
SNTP地址字节1 | 192 | - | ||
SNTP地址字节2 | 169 | - | ||
SNTP地址字节3 | 116 | - | ||
SNTP地址字节4 | 111 | - | ||
SNTP刷新周期 | 60 | s | ||
SNTP时区 | - | |||
循环上送周期 | 1000 | - | ||
规约类型选择 | - |
X1 | X2 | X3 | ||||||||||||
序号 | 定义 | 备注 | 序号 | 定义 | 备注 | 序号 | 定义 | |||||||
E1 | 以太网 | 1 | UA | 电压采集 | 1 | KIN03(低气压告警) | 备用开入 | |||||||
DBG | 调试口 | 2 | UAN | 2 | KIN04(操作闭锁) | |||||||||
01 | TX1 | GPRS | 3 | UB | 3 | KICOM1-(低气压告警/操作闭锁负端) | ||||||||
02 | RX1 | 4 | UBN | 4 | 开出1(电池活化) | 电池管理开出 | ||||||||
03 | GND1 | 5 | U0 | 5 | 开出2(活化退出) | |||||||||
04 | TX2 | 接LCD (选配) | 6 | U0' | 6 | 开出3(电池退出) | ||||||||
05 | RX2 | 7 | IA | 电流采集 | 7 | 开出公共端 | ||||||||
06 | GND2 | 8 | IB | 8 | KIN01(门禁) | 电池管理开入 | ||||||||
07 | +5V2 | 9 | IC | 9 | KIN11(电池故障) | |||||||||
08 | TX4/485A | 接线损模块 | 10 | In | 10 | KIN12(电池欠压) | ||||||||
09 | RX4/485B | 11 | I0 | 11 | KIN13(活化状态) | |||||||||
10 | GND4 | 12 | I0' | 12 | KIN14(交流失电) | |||||||||
11 | DC1+ | 电压采集1 | 13 | 开入公共正 | 开入(有源) | 13 | DO-LED1(运行) | LED指示灯 | ||||||
12 | DC1- | 14 | 分位 | 14 | DO-LED2(告警) | |||||||||
13 | DC2+ | 电压采集2(选配) | 15 | 合位 | 15 | DO-LED3(备用) | ||||||||
14 | DC2- | 16 | 未储能 | 16 | 开入电源输出正(+) | 内部开入及液晶电源 | ||||||||
17 | 开入公共负 | 仅可用于扩展KIN03及KIN04两个开入 | 17 | 开入电源输出负(-) | ||||||||||
18 | 合闸+ | 空节点 | 18 | NC | ||||||||||
19 | 分合闸COM | 19 | 装置电源输入24V+ | 电源输入 | ||||||||||
20 | 分闸+ | 20 | 装置电源输入24V- | |||||||||||
21 | NC | |||||||||||||
22 | FGND |
包含12个LED灯,5个按键,3个拨码:
LED灯:
指示灯 | LED 颜色 | 显示状态 | ||
灯亮 | 灯灭 | 灯闪 | ||
电源 | 绿色 | 有电源 | 无电源 | - |
运行 | 绿色 | 装置运行不正常 | 装置运行不正常 | 装置运行正常 |
远方 | 绿色 | 远方 | 就地 | |
合位 | 红色 | 合位 | 分位 | - |
闭锁 | 红色 | 开关处于闭锁状态 | 开关处于非闭锁状态 | 闭锁 |
保护动作 | 红色 | 发生故障 | 无故障发生 | |
TV1 | 黄色 | TV1有电 | TV1没电 | - |
TV2 | 黄色 | TV2有电 | TV2没电 | - |
通信 | 黄色 | - | 无通信 | 通信中 |
未储能 | 黄色 | 开关处于未储能状态 | 储能正常 | - |
电池欠压 | 黄色 | 电池电压处于欠压状态 | 电池电压正常 | - |
告警 | 黄色 | 装置告警 | 装置无告警 | - |
按键:
按键 | 说明 | 备注 |
预控 | 与分闸、合闸键组合使用。 | 预控、合闸、分闸按键在显示主画面时才有效,仅限动作型FTU |
合闸 | 按一下预控键,3秒内按下合闸键,控制器执行手动合闸操作。 注:拨码档位应在“就地”态,手动合闸才能生效。 | 预控、合闸、分闸按键在显示主画面时才有效,仅限动作型FTU |
分闸 | 按一下预控键,3秒内按下分闸键,控制器执行手动分闸操作。 注:拨码档位应在“就地”态,手动分闸才能生效。 | 预控、合闸、分闸按键在显示主画面时才有效,仅限动作型FTU |
复归 | 复归装置异常状态。 | |
复位 | 装置复位。 |
拨码:
按键 | 状态1(左边) | 状态0(右边) |
远方/就地 | 远方 | 就地 |
保护投退 | 保护投 | 保护退 |
就地/集中 | 就地型 | 集中型 |
关闭装置电源:断开装置外部的电源开关。
断开所有和装置相连接的各种电缆。
危险:在断开和装置电源模块相连接的电源电缆前,必须确认外部的电源开关已经断开,以免危险发生。
危险:在断开和装置交流模块相连接的电源电缆前,必须确认对应输入交流量的设备已经停运,以免危险发生。
完成上述步骤后,松开固定螺丝,从屏柜上拆下该装置。
危险:当相邻的其他设备在运行时,必须严格确认被拆除装置和其它运行装置之间的安全距离,尤其对于一个不熟练的专业人员。
处理退役装置时,请按照产品使用所在国关于电子产品报废处理的相关条例执行。
注意:必须严格遵守产品使用所在国关于电子产品报废处理的相关条例。
西安兆孚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XI’AN ZFE TECHNOLOGY CO.,LTD
地址:西安市高新区西部大道丰泽科技园3号楼
邮编:710119
电话:029-88469134-0
传真:029-88469134-811
网站:www.xaZFE.com
邮箱:Sale@xaZFE.com